世界旅游组织成立于哪一年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全球旅游业有望全面复苏
据《参考消息》援引共同社1月28日报道,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全球旅游业很可能在2024年从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全面复苏。
2023年,全球各地的国际游客据估计为12.9亿人次,约为2019年数字的88%,最突出的是中东的强劲复苏,该地区的游客抵达人数较4年前增长22%。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23年抵达欧洲的游客人数回升至2019年水平的94%,非洲的数字为96%,美洲为90%。
亚太地区的相应数字为65%,其中马尔代夫和斐济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不过,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复苏缓慢,需求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55%左右。
政府数据显示,由于日元疲软使日本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目的地,去年日本接待游客2507万人次,约为2019年水平的80%。
世界旅游组织说:“整个亚洲仍有很大的复苏空间。”它指出,除了亚洲市场的改善,被压抑的需求和空中连通性的增强将帮助世界在年底前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复苏。
尽管前景乐观,但该机构指出,地缘政治风险对旅游业的持续复苏构成“重大”挑战。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开始于去年10月的冲突加剧了这种风险,使得人们担心冲突会蔓延到更广泛的中东地区。
2023年,全球旅游业收入达到1.4万亿美元,约为2019年水平的93%。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数量居世界第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京时间10月19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第25届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发布会,公布了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今年共有63个国家递交258份申请,最终32个国家的54个乡村入选。加上2021年入选的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和2022年入选的广西大寨村、重庆荆竹村,我国入选总数达到8个,位列世界第一。
位于江西上饶市婺源县的篁岭村,被称为“挂”在山崖上的村庄,因独特的“晒秋”景观享誉海内外。篁岭村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现存100多栋明清古建,是研究徽派古建遗存的重要样本。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篁岭村注重将传统村落风貌与活态非遗有机结合,为大众创造了体验和享受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近年来,篁岭村凭借“晒秋”IP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文化学者和摄影爱好者,已经成为很多游客心目中的“诗与远方”,真正实现了将“乡村颜值”向文化价值和乡村产值的转化。
有800多年历史的下姜村,位于浙江杭州市淳安县,毗邻西湖,素有“雅墅峡涧”之称。二十年来,下姜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实现了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蜕变。曾经“土墙房、烧木炭、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的穷山沟,如今已变成“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来下姜”的聚宝盆。
平均海拔2800米以上的扎尕那村,藏语意为“石匣子”。这个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村子,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扎尕那村拥有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类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扎尕那村利用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发展乡村旅游,找到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探索出了以乡村旅游反哺生态保护、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路。
秦岭南麓的陕西朱家湾村,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被称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朱家湾村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保护绿水青山涵养出好生态,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阐释了“靠山吃山”的新内涵——将过去单纯靠挖药材、伐木、砍毛竹,变成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同时,秦岭老屋、古道遗迹、柞水渔鼓、民间社火、古法酿酒等文化遗产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推出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超过6万个行政村开展了乡村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成为各地彰显文化特色亮丽名片,成为丰富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总台央视记者 郑玮玮)